竹雕鉴赏:新旧鉴别与年代判断技巧

发表时间: 2020-07-31 17:1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中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赵汝珍在《古玩指南 • 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


浮雕扇骨


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汉族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汉民族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竹雕西园雅集图杯


竹雕早期通常是将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刻在器物之上。而且存世的竹雕制品也很少,目前所见的多为明清两代的传世品。明清时期的竹雕制品,雕刻技艺的精湛,早已超越了前代。


竹雕西厢人物笔筒


明代的竹雕风格大多浑厚质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而且线条钢劲有力,图案纹饰布满器身。清代前期的竹雕制品带有明代的遗风,但表现技法更为丰富多样,浅刻、浅浮雕的技法同时并用。


紫竹留青扇骨


竹雕高士人物笔筒



辨别方法


一看表面“包浆”


按照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的说法,“包浆”又称“宝浆”,南方称之为“皮壳”,是老物件表面因时间悠久自然氧化而形成的一种表面类似角质的氧化层。竹雕老件包浆的光泽是一种自然柔和、火气全消的宝光,是悠悠岁月留下的一种历史痕迹,予人虽经岁月磨难却始终宠辱不惊的感觉,从中自可悟到岁月沧桑之感。包浆与污垢毫无关系,目前文物市场上许多似懂非懂或别有用心的经营者经常将包浆和污垢混为一谈,混淆视听,误导初学者;部分水平低下的所谓的“老玩家”亦是人云亦云,以道听途说之言论大放厥词,使闻者不知所云,此风确不可长。以15倍以上放大镜看竹雕老件表面,可发现不规则交错、深浅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迹,其平面竹丝、竹肉呈明显老旧感。


竹刻山水笔筒


二看表面色泽


竹雕老件表面色泽浅黄、棕黄、棕红、褐红色,这是当初基本上在雕刻前都对原料作染色防腐处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席器物,因长久使用所呈现自然色泽及光泽,在常磨擦与死角间会形成浓淡之分,且中间多有过渡色,竹皮表面色泽会比竹肉凹陷部分深。新仿竹雕颜色均为新染,色泽一致,无浓淡之分,更无过渡色,显得不自然。新仿竹雕因竹皮部分硬度密度大,不易着色,故竹肉凹陷部分颜色比竹皮表面色泽深,且竹皮部分颜色经过一段时期会逐渐褪色。


竹根雕瘦骨罗汉


三看表面手感


以手仔细摸抚雕件表面,通过新老比对,你会发现区别甚大。老件竹雕经上百年使用把玩,你会发现手感柔顺、滑不涩手,无剌手感;新仿竹雕因时间短的原因,棱角分明,摸过普遍会有扎手感。


竹根寿字摆件


四看岁月痕迹


老件竹雕经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处会日积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当结实,基本与雕件形同一体,以针挑也不易去除。新仿竹雕多以鞋油、黑墨或黑蜡填入掩盖,针挑时感觉较软,用清洁剂喷洒后,以牙刷刷过很容易去除。


竹雕小香炉


五看竹雕断面


老件竹雕因竹丝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经上百年以上风化、热胀冷缩及湿度变化,使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相当明显,岁月越久落差越大,以15倍以上放大镜看老竹雕竹丝的突出点,根据时间不同,分别呈晶莹透明及半透明状,形如鱼卵,色如琥珀,如是明末以前老竹雕,其竹丝顶端往往呈破裂凹陷状。新仿竹雕断面看新,竹丝断面的点与竹肉在同一平面,并无突出情形,竹丝断面的点没有晶莹半透明感。


竹根雕和合二仙山子


六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泽与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浆,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外露的侧面竹丝会较浮出,竹肉会收缩成细条状沟槽。新竹雕外露的侧面竹丝与竹肉平,无明显落差。


竹雕西游记牛魔王娶妻香筒


七看竹雕重量


老件竹雕除了以上特征外,因经百年以上脱水,上手时感觉比重较轻;新竹雕含水量高,感觉笨重,有明显压手感。



如何判断竹雕的年代


1、从颜色


一般年代越久色泽越深,明末---褐红、清初---棕红、清中---棕黄、清末---浅棕黄


阴刻扇骨


竹根雕螃蟹摆件


2、从断面


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越久落差越大,老件竹丝的突出点晶莹半透明如琥珀色。清末可看出点突出,清中以上放大镜观察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鱼卵子分布其中,明末清初以放大镜观察可看到竹丝的突出点明显破裂情形。


留青阴刻扇骨


竹雕人物笔筒


竹雕人物香筒


3、从构图


人物图,明末清初以近景为构图中心,人物占画面较大,可清晰看到人物表情,及身后枝叶细致刻划。清中期以后,只见人形。


阴刻山水受周芝岩影响流行于清中至清末

金石图流行于清末民初


竹雕填漆龙纹笔筒


4、从技法


雕刻技法年代越久越深,年代越近有越浅趋势。


透雕---明末清初

高浮雕---明末清初

陷地雕---盛行清初至清中

浅浮雕及薄地阳文---明末清初

深雕---清中期

浅雕---清中晚

毛雕---清末


竹雕神游仙境笔筒


透雕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