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扇艺作品展:大雅仁风在京荣宝斋盛大开幕

发表时间: 2023-08-06 18:23

2023年8月5日,“大雅仁风”——王健扇艺作品展(师徒联展)在北京荣宝斋隆重开幕!据了解,王健师从“江南扇王”徐义林,后又得朱水根指点习得扇面制作技艺,始终秉承苏扇精髓,倡导苏扇以人为本,以轻为贵,以实用为根本的制扇理念,精通扇骨、扇面和扇刻三大技艺。

▲《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左一)与制扇大师——王健在北京荣宝斋

▲从左至右:姚泽民、王健、陈延君

明代,肇建于1368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转折点。整个古老的中国正面临着各项冲击与变动,这是个弥漫世变气氛的历史阶段,历史学家称这个社会是“一个新的都市化、商业化的社会”。文人隐世而居,百姓安居乐业,商人建业经商,匠人一展所长。文人趣味左右下的明代造物时玩受到多变的社会时尚的濡染,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中折扇是时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文人日常生活中的手中必备物、流传于皇宫府第、民间海外,折扇中的上品也叫作文人扇,怀袖雅物。扇面,由于尺寸较小,实则是一种公共的艺术形式,它可以由持扇者随身携带和展示,既满足审美乐趣,又作为趣味和身份的标志。这把文人扇,看似寻常,却承载着文人的满腹珠玑与诗情画意,是文人精神的象征和寄托。

王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传承人。1981年12月,王健初入苏州扇厂,先后习得扇骨、扇面、扇刻三大技艺。2000年创建王健扇艺工作室——听扇居,此后王健一直致力于传统苏扇的研究、恢复、整理与推广。

制扇四十多年,王健始终秉承苏扇以人为本,以轻为贵,以实用为根本的制扇理念,贯通了百余道制扇工序而“独立成章”,重现了失传数百年的合欢扇,腰扇,明式火漆扇骨、系列明金扇等制扇技艺,重新建立起苏州文人扇清雅、浸润的美学规范。

为了让苏扇这项古老的艺术得以永续传承,王健一直在传道授业之路上笃行不怠,与妻子王月琴、徒弟俞有培、董德红、蒋啸寅、包军、王晓、张华、晏晓建、张仁华、周志坚、刘耀岚、尉涛、张舜凯、王鸣谦、陈羲和徒孙董亮、董豪、蔡熊斌一起守护苏扇技艺,共同传承扇艺文化。

出于对古扇的迷恋,他遍访古籍,重现失传数百年的合欢扇,腰扇,明式火漆扇骨等古代制扇技艺,并特别推出适用于书画创作的老矾面、泥金面等一系列传统精品扇面。“乌木深幽,泥金浮华,相得益彰。”在展厅中心展出的乌骨泥金扇是王健的经典之作。灯光下,泥金扇面光泽细腻、纹理淡雅,画面通透灵动,正如诗中云:“夜月泥金扇,春风暖玉屏,赏四时雨雪阴晴。”

乌木扇骨封以火漆,弹性和润度不输水磨玉竹;黑底扇纸敷以大块赤金,并以细碎洒金陪衬,视觉上疏密有致;暗藏于扇面夹层中的兰花剪纸图案依稀显现,别添了一番雅趣;以轻为贵,篾片薄如蝉翼……这些点滴细节不仅展示出了王健的高超技艺,也将观者们带回到满是文人雅士的古时苏州。同时,明式刻金、合欢扇、腰扇等古代制扇技艺产品悉数登场;《大雅仁风》《一寸》《禹门洞》《四季梅鹿》《璇玑》等极具个人色彩的扇作逐一呈现。

“培根铸魂、守正创新。”这是荣宝斋副总经理、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唐辉给王健作品的评价。从选材到制作,一把苏扇要经历八年以上的锤炼;从扇骨到扇面,渗透了扇艺匠人心血和巧思。王健的巧思来自自然。“这幅作品是我在凌晨三点完成的,我就是把当时看到的朦胧天空和自身的朦胧之感留在扇面上,所以你现在看着它,也会觉得它的画面是朦朦胧胧的。”他指着展厅中“映扶光”系列作品笑着说。而对于古扇技法的追求则来自于对“传承”二字的执着。

唐辉在作品展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扇文化的传承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有王健先生这种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家才能让我们重见了几百年前的技艺。”所以,王健40年的制扇生涯一直致力于严格按照古法技艺手工制作。“因为有分毫之差,就会让作品失去苏扇的灵魂。”王健解释道。

而且,王健口中的传承不仅是技法的传承还有苏扇文化的传播。“比如什么人用扇、怎么用扇、何时用扇,所以我每年都会举办扇展,以期与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进行交流。”王健说。“扇面方寸之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也是承载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情怀。看到来到现场观展的朋友如此多,我很感动。”唐辉表示,为进一步支持中国传统技艺传承发展,荣宝斋将与王健合作建立苏扇工作室,“愿传统技艺能够源远流长。”

每一把折扇,打开,煽动一丝风雅古意;折起,带走一幅流动画卷。据悉,该作品展将在荣宝斋美术馆持续展出6天,于8月11日结束。

《四季梅鹿》

2008年制

腰扇

185mm×285mm

2008年制

《垂露》

2009年制

《倒肆陆》

2010年制

《陀螺》

2010年制

《井栏》

2014年制

《洞天》

2015年制

《太湖石》

185mm×285mm

2015年制

《璇玑》

2015年制

《炫纹腰鼓》

2015年制

《丁酉健之十八式》

2017年制

(转载请注明“非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