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方砖熟茶版:末代茶王的传世之作

发表时间: 2021-10-22 14:59

九二方砖熟茶版:末代茶王的传世之作

——悦泰博物馆藏之:勐海茶厂1993年十二宫格方砖普洱熟茶

本文作者:迂直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勐海茶厂的“奋起时代”。至今,在茶界赫赫有名的经典普洱老茶,大都诞生于这一时期,例如“88青”“92方砖”“94事业青”等等。这些经典普洱老茶在众多茶友眼里是划时代的“灯塔”、“活化石”般的存在。它们光辉灿烂,备受追捧,如今存世量极少,茶叶市场更是罕有出现,只有在各大高阶收藏家的藏宝阁中,或是高级拍卖会上,才能偶有一见。

追本溯源,“92方砖”的生产,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么,为什么后来这款茶品会被称为“92方砖”呢?

要弄清楚这其中原委,还得从当年云南的制茶习惯说起。云南制茶在那时习惯于把好的茶菁鲜叶优先用来做高级的绿茶或红茶,叶片粗老肥大的原料才用来做普洱茶。到了1992年,勐海茶厂突破这一惯例,偏偏选用1~3级茶菁为原料压制砖茶,在那个年代用这么高等级茶菁原料制作砖茶,确是绝无仅有。邹炳良(时任勐海茶厂厂长)先生这一惊人之举,令所有人都感到诧异和不解,熟知,当茶厂坚持完成生产,却不仅仅是造就出一批优秀的普洱砖茶,同时也间接推动了普洱茶迈向一个崭新的品质时代。“92方砖”无论是从新茶时的香气、滋味,还是经多年陈放转化后的综合品质来看,都堪称绝佳。因此,被茶友们奉为勐海茶厂砖茶茶品中的巅峰之作,并亲切地称其为“92方砖”,赋予它一个划时代的年份概念,极具纪念意义。

“92方砖”号称“末代茶王”,在近代普洱老茶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和“88青”一样的拼配经典茶品,身价也是一路飙升,今已成为普洱茶走向品质时代的标志,在诸多茶类书刊文章中和那些茶王级普洱老茶列为同一阶层,可见其品质魅力非同一般。现在茶叶市场上,“92方砖”茶品体系,根据包装版面被划分为方茶版、孔雀之乡版、空白版,以及今天和大家谈到的这款1993年生产的“92方砖熟茶版”。

1993年春天,东南亚茶商因领略过“92方砖”的风采魅力,不远千里到云南勐海茶厂,希望定制一款像“92方砖”一样高等级的普洱方砖熟茶。于是勐海茶厂再次突破创新,以“普洱方砖”的精妙配方,选取云南多地高等级茶菁原料,运用其精湛的渥堆发酵工艺,打造出一款“滋味厚酽甘醇,韵香丰富饱满”的普洱方茶。自此,“92方砖”熟茶版訇然问市,开启了它的传奇之旅。

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工艺形成于1973年,其中以勐海茶厂渥堆发酵技术最为高超,工艺卓越程度远超业界同行。众所周知,大部分茶友接触普洱茶都是从熟茶开始,工艺原因,使之呈现出“润”“滑”“醇”的独特口感,相比普洱生茶的苦去回甘,涩尽生津,熟茶更容易被初饮普洱茶者接纳。这也是当时东南亚茶商不惜跋山涉水,赶来云南勐海茶厂寻求合作,订制“92方砖”熟茶版普洱茶品的重要原因。

勐海茶厂1993年十二宫格方砖普洱熟茶,外包装与生茶相似,盒子正面印有中茶“八中”商标和“普洱方茶”字样;反面是整齐排列的“普洱方茶,茶条肥壮,重实匀整,白毫显美,茶汤清沏,滋味醇厚,清香回甜,经久耐泡,礼茶上品”。并注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厂产品”;“净含量250公分”仍然保持错版,印在盒子侧面;内包装为90年代特有的手工薄棉纸折叠包裹。茶砖形状呈11厘米正方形,边缘厚度约3厘米,凹槽处约厚2.5厘米;茶砖正面是当时勐海茶厂特制钢模切压而成的十二宫格,四边有茶微微凸起,这样不仅方便泡饮时撬取茶叶,而且起到了很好的防伪作用。

勐海茶厂1993年十二宫格方砖普洱熟茶,是悦泰博物馆早期收藏的茶品,北方纯干仓存放28年,岁月磨砺,转化完美。熟悉普洱茶的人都知道,一款上等普洱熟茶最佳的品饮时间约在25~30年陈期,如今它恰逢此时,内涵物质充分展现,口感变化达抵巅峰。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三月的广州,虽然飘着小雨,却依然干爽舒适,毕竟还不是梅雨季节。三五茶友围坐,好像除我以外,大家的脸上都挂着午间欢宴的微醺。灯光映照下,公道杯中的茶汤如左岸红酒般庄重艳丽,像初放海棠般华贵雍容,似南红玛瑙般剔透明亮。茶香袅袅,药枣相交,悠悠然透着一股甜味儿,让人未品先醉;浅酌一口,陈味浓酽,茶汤醇厚,稠若米浆,沉甸甸绕舌不散,齿颊间津生甘回;茶气沉稳、遒劲、圆润、深长,宛如银瓶乍破,裹着一口糯香蜜甜直冲而下,经丹田入两肋,背发轻汗;茶至半酣,热流涌动,微醺尽散,继而再饮,便是无尽的甜蜜……

“92方砖熟茶版”暨勐海茶厂1993年十二宫格方砖普洱熟茶,见证了普洱熟茶品质时代的形成与发展。当初的匠心独具,今天的卓越经典,老一辈茶人的超前意识和精湛技艺,在它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当今茶友早已将它视若珍宝,惜之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