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硅化木公园的奇妙之旅

发表时间: 2022-11-24 14:17

探索硅化木公园的奇妙之旅

探访奇台之七:硅化木公园

硅化木公园距离恐龙沟5公里,从恐龙沟出来对面便是,我们驱车前往。广袤的旷野,烈日之下只有我们一辆车在这里旅游。

远远便看到褐色异形建筑大门,左边是形似三根高低不同的树干造型,上面写着“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两行大字,右边是一排同色木屋,顶上斜插着一根巨大的褐色树木,造型同左边。房屋后面墙壁上写着“硅化木景区”几个大字。

进门便是平坦宽阔的大道,一直往前行,便来到了沟口的硅化木群处,旁边就是硅化木广场。广场上矗立着高低不同的数个硅化木,高的如柱,矮的如凳;颜色有的呈灰白色,有的呈褐色。有的硅化木外表虽然保留着树皮的褶皱,但有的地方光滑如玉;有的硅化木外表则呈粗粝的模样,仿佛带着亿万年的痛苦折磨。

正值中午,烈日当空,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我们,温度明显比在市区高很多。在硅化木广场上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继续向前行,沿途都有木栈道,倒也好走。行至高处,极目远眺,所见尽是或红色或黄色的万古荒原,荒无人烟。虽然是蓝天白云,烈日当空,却感觉到满满的苍凉寂寥感。


木栈道两旁的荒漠上随处可见或整个裸露的硅化木、或半埋于红色沙土下的硅化木,木质纹路清晰可见,已经变成或黑或白或深褐色,充满了腐朽、衰败和杂乱的感觉,仿佛它们正走在成为黑煤块的漫长路上。

也有巨大的硅化木,长长地横亘在地上,年轮清晰,树皮形态如初;还有的硅化木裸露着粗大根系,就像一具干枯的尸体。其实,他们就是死亡上亿年树木的尸体,只不过变成了另一种形态。

我们沿着景区的冲沟一直向前走,已经没有了木栈道。天气炎热,气温三十多度,可在这干旱荒漠地区地面气温更高,热气透过鞋底感觉有点烫脚。在沟左边高高的崖壁上,我们发现了埋藏在其中的硅化木,形体巨大。

这样的景观在这条沟里随处可见,因为这里就是古生代原始森林的集体墓地。站在这里,你仿佛能听到那些茂密的原始森林在集体倒下时的哀鸣,能听到它们在黑暗的土地深处腐朽裂变的发出的痛苦声音。

在沟口处,我给下车看路况的丈夫拍了一张照片。高远的天空湛蓝湛蓝,布满了浮动的白云。眼前起伏的黄红色土丘连绵不绝,一条土路顺着沟口隐入其内。高大壮实的他站在沟口路边,却在这巨大的天空大地里显得如此渺小。所幸,路的左边还有一棵红柳闯入镜头,给这个苍凉的画面增添了一点生机。


硅化木,又称树木化石。据考证,在距今1.5亿年晚侏罗纪,这里曾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原始森林,生长着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以恐龙为代表的史前动物嬉戏其中。

然而,强烈的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变迁,使这片森林连同恐龙等动物遗体深埋在地下。随后,经过漫长年代,树木物质与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发生置换,使这些巨大的古树硅化成坚硬发亮的石头,硅化木就在这里大面积地保存下来。再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和风化作用,这些石化树木又重见天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硅化木。


查阅资料得知,奇台硅化木群位于世界罕见的富蕴-清河-吉木萨尔-奇台-巴里坤-哈密-伊吾硅化木富集带的中心,这里的硅化木以分布集中、数量和规模巨大、保存极完整而著称。仅硅化木景区11.65平方公里的面积就出露数量近千株,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硅化木群产地之一。其中最大的一株长26米,直径达2.8米,为亚洲之最。

这里的硅化木颜色多样,硅化程度高,可细分为蛋白石硅化木、玛瑙硅化木和普通硅化木。它是研究古生物演化、古气候、古地理环境变迁的“活标本”,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教和观赏价值。

2002年,我国把这一带命名为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包括硅化木景区、恐龙沟景区、魔鬼城雅丹景区和石钱滩景区,总面积达492平方公里。这也是我国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

偌大的景区只有我们孤零零的一辆车,看到这个场景我的心里是非常苍凉的。其实这样级别的国家地质公园,是非常具有科普和教育意义,家长应该带孩子来这里好好了解一下硅化木、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之心。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