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为何多为寿眉,白牡丹却鲜见?

发表时间: 2023-04-24 11:27

老白茶为何多为寿眉,白牡丹却鲜见?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年头,流行跨界。

顾名思义,就是从原来的领域跨到之外的其它领域,资源互用,优势互补。

制造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参差感,刷新消费者的认知。

比如,李麻花最近看到一种香水,泸州老窖牌的。

是的,你没听错,正是那个做白酒起家的品牌。

似乎还是网红产品,因为够“奇葩”,够新奇,吊足了消费者胃口。

不免让人期待,以后会不会发明五粮液牌口红?剑南春牌眼影?

但也有失败的,万达老总就是一个例子。

投资五十个亿去做电商板块,最后宣布停止运营。

所以,跨界往往不是要寻找一个同类,而是寻找一个和你有共性的异类。

到了茶圈,很多人也在跨界。

特别是外省的茶人看白茶火了,想要来做白茶,但却静不下心来学习。

接着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张冠李戴,生搬硬套。

就像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一芽两叶的白茶,只适合喝新茶,只有老叶子的白茶才适合存成老茶,并且一定要煮着喝。”

持这个观点的人,在村姑陈的印象里,他以前是卖普洱茶的。

进入自媒体行业的时间不久,但由于经常发表雷人看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白茶和普洱茶,都是茶叶,跨界的领域不算天差地别。

但当一个人,从一个领域转到另外一个领域搞研究,就应该重新学习。

去学习和了解白茶与普洱茶之间,品种的不同,采摘标准的不同,香气和滋味的不同……

最关键的是,它们风骨不一,各有风情。

反过来说,学艺不精,就是跨界失败了。

《2》

一芽两叶的白茶,只适合喝新茶吗?

当然不是。

或许在其它茶类里,嫩芽嫩叶应该趁鲜喝,喝新茶最好。

可到了白茶这里,就无法成立了。

一芽两叶的白茶,指的是白牡丹。

准确来说,白牡丹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二叶,而除此之外,还有比白牡丹更早采、更细嫩、等级更高的白茶。

那就是,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春茶季里打头阵登场的,以饱满肥壮的芽头闻名于世,拥有一旗一枪的长相。

茶氨酸含量高,营养充足,香气清雅滋味鲜爽,在白茶中是登峰造极的存在。

所以,要论排序,白毫银针自然是要排在白牡丹前面的。

如果说白牡丹只能喝新茶,那白毫银针岂不是更要早点喝,半年内就必须喝掉?

然而,事实证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在陈化之后,会获得醇厚稠滑的汤感,馥郁的药香陈香。

不仅在新茶阶段鲜爽淳和,存老了以后,照样别具风味。

并且,二者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也十分可观。

老白茶的价值,主要有两点因素影响,一是稀缺程度,二是品质。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在春茶季里,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采摘期,都不算长。

尤其是白毫银针,每年只采7-10天,白牡丹采20来天。

要知道,高山茶区的春天,温度低,光照强度弱,茶树虽然生长发育能力强,但速度缓慢。

因此,高山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产量并不高。

而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越是稀少的资源,价格就越高。

更何况,产量本就极低的白毫银针,在长期保存的过程中,还要扣除掉茶友们日常喝茶的需求。

是以,产量低,品质高,养分丰沛的白毫银针,不管新茶还是老茶,都很抢手。

其次就是白牡丹,它未来的价值,也不能小觑。

《3》

老叶子的白茶,必须存老了才好喝?

也不准确。

论起白茶中的“老叶子”,很多人会自动代入寿眉。

但村姑陈想到的,却是那个明星般的存在——荒野冬片

荒野冬片,是以荒野白茶树上的老叶片为原料,加工制作完成的。

由于荒野茶树是完全的天生天养,入冬以后,就需要积攒更多的能量,才能顺利过冬。

有心的茶农,就会把树上的老叶片采下来,为它们减轻负担。

而这些老叶子,扔掉怪可惜的,毕竟是从春天就生发出来了,经历了三个季节,内质丰富,口感劲道。

遂把它们晒干,放到第二年后压成饼。

泡出来的茶汤,带有清清凉凉的薄荷感,拥有这种滋味的荒野冬片,是白茶里独一份的。

相比之下,寿眉根本就不是老叶子。

寿眉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三、四叶,这点不假。

从外观上看,比白毫银针、白牡丹更粗犷,显得粗枝大叶,这点也不假。

如此看来,寿眉简直就是为了反衬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生。

在前两者的“高大上”面前,它是妥妥的“矮穷矬”。

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老叶老梗,甚至连芽头都没有的“白茶”,都能列入寿眉。

国标中说,白茶的原料,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都是嫩梢。

新生的嫩梢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口感清鲜,淳度高。

假如茶青采的偏老,都是老叶老梗,那精制后的成品白茶,茶味淡薄,带着一股粗老味。

而且,这种粗老味,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所以,若是你买到的寿眉,全部都是老叶子,基本看不到芽头,汤水乏味,香气稀薄,那就是没人要的。

这种没有内含物质的白茶,再老,都没有收藏的价值。

还不如品质高的新白茶,来得有香有韵,有滋有味。

《4》

老白茶一定要煮着才好喝吗?

这就更不对了。

在大众的印象里,老白茶适合煮,新白茶适合盖碗冲泡。

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因为二者的内含物质构成不同。

新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相对高,煮了易苦涩,老茶则刺激性低,煮出来的茶汤香甜醇厚。

但不代表,老白茶一定要煮着才好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煮茶”是做旧老白茶的遮羞布。

好的老白茶,能泡能煮。

不过,因为内质丰富,不建议直接就煮。

最好是先用盖碗冲泡,一冲一冲地出汤,反倒更能喝出茶汤里细腻的香气滋味变化,体验每一杯汤水里的惊喜。

泡过以后,再将叶底放壶里煮。

相比起来,煮茶就比较偷懒了,只要煮水、投茶、关火。

煮出来的老白茶,虽滋味浓郁,但缺少了泡茶时的层次变化。

故而,热衷于品茶的茶友,更喜欢用盖碗泡老白茶。

唯有内质不丰富,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劣质茶,泡不出味道,才必须煮茶。

用持续高温的煮茶壶,去压榨出做旧茶里所剩无几的味道。

不然的话,很容易露馅,暴露真面目。

《5》

白茶和普洱茶的跨界,的确很有新意。

虽不是同类,但也算有共性的“异类”。

不过,也请各位茶人在开始卖白茶之前,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

不要求出口成章,但至少不能出口就是谬论。

暂且不说,普洱茶的树种,和白茶不同,就连加工的工艺,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生普熟普都要杀青,且熟普还要经过渥堆,属于重度发酵茶。

反观白茶,不炒不揉不杀青,是微发酵茶,它的长期转化,是靠自身的氧化反应。

这种反应,是天然的,是自然的,是干净的。

因此,只要是品质好的白茶,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都值得收藏。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饼,有哪些不同?

你真的认清白茶了?安吉白茶、月光白、福鼎白茶谁才是白茶

新人买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什么价格的白茶才能放心收藏?

长期储存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参照这2个细节,选出好白茶

从台地白茶、荒野白茶、再到生态有机白茶,谁才是白茶的未来?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