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国宝背后的文化渊源,了解我们的根

发表时间: 2020-09-14 04:03

探寻国宝背后的文化渊源,了解我们的根

《国宝100》 马未都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南宋 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罐 四川宋瓷博物馆藏

元代 青花鱼藻纹罐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近日,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历经两年研究创作的重磅新书《国宝100》在线上隆重首发。书中以马未都精挑细选的100件中华文明瑰宝为主线,以100件国宝、100个故事,讲述中国历史的魅力。这套书不仅讲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还讲述了马未都在收藏圈的各种趣闻,使得这套书既有高深知识又有接地气的趣事,着实有料有趣。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讲国宝是为了换种方式看历史

为什么要讲国宝故事?

马未都说,讲国宝故事,其实就是在讲述历史,通过国宝来讲述历史,是了解历史的一种特殊方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代王朝的更迭,流传下来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这些奇珍异宝凝聚了一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同时也汇集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审美、生活故事与人文精神。所以,从某种层面而言,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全部,文物本身便是故事的起源,亦是走向未来的载体。因此,了解国宝背后故事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你只有清楚国宝的文化根源在哪儿,才能知道今天的我们来自何处。”

马未都讲述国宝,并不是作为文献资料而写作,而是将自己与国宝的故事写了进去,而且还丰富了周边的知识。比如书中讲述的出土自汉武帝茂陵的西汉金马,通过讲述金马的来历和西汉时期的工艺水平,转而提到了现在金马的存放地——日本滋贺县美秀博物馆。这座马未都最喜欢的博物馆出自建筑大师贝聿铭之手,通往博物馆有条单独的通道,当你从停车场下来时才会发现,这座藏有西汉金马的博物馆有多么漂亮。马未都通过他个人的经验梳理围绕着国宝文物周边各种庞杂的知识,为读者和国宝之间打开新的天地。

历时2年多,跨越几千年

《国宝100》中这100件国宝分布在世界各地,每件国宝都极具代表性,类别涉及青铜、陶瓷、玉器、漆器、家具、书法、碑帖、绘画等多个门类,时间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晚期,跨越几千年。它们有的得到无数赞誉,被国内精心收藏,有的在历史变故中辗转定居异国他乡。

马未都力图详细讲述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深挖这些国宝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单是把这100件国宝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就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国宝100》前后耗时2年多的时间,先是推出音频,继而推出视频,此次又以图书的形式呈现,马未都说:图书具有视频和音频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呈现在书里的文字更严谨,同时书里还配有大量插图,有所讲国宝的清晰照片,也有与之相关文物的图片、历史图片、博物馆照片及关键人物的照片等,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

100件国宝,构成了一幅中国文物的历史画卷。

对话马未都:

对于国宝

一见钟情是传奇,一辈子相爱也是传奇

广州日报:中国珍贵文物数不胜数,您书中提到100件文物,请问遴选标准是怎样的?

马未都:我们考虑到中国文物的丰富性,青铜、陶瓷、玉器、书画、竹木牙角器等等都有所选择,那么标准呢,是它代表这一领域比较尖端的水平。我们没有选择任何私人手中收藏的,都是选博物馆收藏的。

广州日报:您觉得您讲国宝跟别人讲国宝,有什么不同?

马未都:我讲国宝跟别人讲国宝有所不同的是,我讲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我们团队一起努力去重新整理的。我也听到了很多国宝故事,那些都是书本上看来的,是从书本到书本。我们是从书本到个人的表达。我在文物领域待了一辈子,对文物领域都比较熟知,所以我的表达相对来说更加个性化、生活化。

广州日报:您认为普通读者为什么要了解国宝的故事?有哪些益处?

马未都:了解国宝故事呢,首先要知道国宝生存的一个道理,其次要知道国宝生存的那个时代的艺术成就。如果把100件国宝的故事都听完了以后,你会对中国古代艺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个了解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都是重要的修养。

广州日报:这100件国宝中哪件文物让您印象深刻?您最喜欢哪件文物?

马未都:100件文物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多了,基本上件件文物都让我印象深刻,不深刻我们就不会选在这里面。你说,最喜欢哪个?这个很难说,就跟你咬哪个手指头更疼一样。每个文物尽管千差万别,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一样。

广州日报:那这100件宝贝中,您觉得最传奇的是哪件宝贝?

马未都:其实每件文物都很传奇,吕后那印章,放牛娃一脚就踢出来了,你想传奇不传奇?中国汉代最重要的玉印,迄今为止发现的等级最高的一个白玉印,那么漂亮的东西小孩儿一脚就给踢出来,你说传奇不传奇?还有像第一件瓷母瓶,原来我在《百家讲坛》里讲时只有一件。我说还有一件你去找吧,结果那一件就出来了,你说这个传奇不传奇?我这叫口吐莲花吧,金口一开他就找着了。

所以每件东西都有它的传奇,传奇色彩是不一样的,一见钟情是传奇,一辈子相爱也是传奇。

广州日报:《国宝100》出版后,有没有后续的出版计划?

马未都:疫情期间关注我微博的都知道我在写唐诗宋词解析的书,如果顺利的话明年这会儿应该能出来,唐代三本,宋代两本。那个图书的量比这个量只多不少。那是我们的另一份儿国宝“唐诗宋词”,是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唐诗宋词。

广州日报:这次疫情对博物馆影响很大,您的观复博物馆这次遭受了怎样的冲击?未来博物馆的方向又在哪儿?

马未都:这次疫情对博物馆冲击显然是很大。这次疫情使我们闭馆长达150天。虽然没到我们的承受极限,但是给我们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信号儿,那就是对于这种冲击,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一点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不仅仅是对博物馆,我想对其他很多行业都是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