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博山:尖古堆古村落的神秘历史

发表时间: 2019-03-22 09:31

原创: 范家璞

尖古堆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乐瞳乡政府驻地乐疃以东五公里。地处丘陵,建村于山上。北靠山头, 南依焦家峪。据《范氏族谱》载:“始祖讳汝弼,明洪武年间,自冀州枣强迁发至此。”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范氏山谱碑》之记载略同。后继迁入徐、宋、周、刘、陈、马诸姓,逐渐形成较大的村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尖固堆”。

莲花山,坐落在尖古堆村以北。因其裸露山石斜插有序,形似莲瓣而得名。又因与村南之南封山相互对应,故村人多称之为北封山。晚清秀才范守纯这样描述:“秀若笔尖,圆若粟堆,昔人名之曰尖谷堆,庄亦因之而称焉。”所以,亦称尖谷堆。此山森林覆盖率较高。主要树种为柏树、黄栌和山榆等。现存流苏六棵,树龄已逾百年。南封山现已建为住宅区。村中南北主要通道,由山前通过。东面山谷上端叫小南峪,中部叫东沟,北端称北沟,可以通往山头庄;南面可沿盘山路通往老山顶;西面称为西沟,也叫康老峪,博石公路由此经过;北面沿榆树顶、功劳岭新修的公路,直通陶琉国际商贸城。

晚清时,尖古堆村小有名气。当时全村不过百余户人家,数十年间考取了八名秀才。他们是:道光年间范东兴(字笠宾),咸丰年间范东山(字鲁峰)、范东 (字瑞),光绪年间范守纯(字仁卿)、范乐亭(字少淹)、范守长(字西庚)、范慎宗(字可亭)、范春元(字三),时称八秀山庄。

位于莲花山东面的关帝庙,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20世纪50年代被拆毁,2009年在原址上重建。原来坐西朝东,因为地势原因,改为坐北朝南。庙内现存乾隆四十二年(1777)及1924年的两块重修碑。

观音庙位于临近莲花山顶的地方。坊间传说建于明末清初,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20世纪60年代,曾经作为学校,后于1995 年重修。院中有两株古柏,其中一株胸径0.45米,主干高4米,树高8米,冠幅7米;另一株胸径0.3米,主干高4米,树高9米,冠幅5米。院内有一古老文石,据说是道光年间重修观音庙时由耧杆顶运来。1968年修建的饮水池,在观音庙院内,名曰“革命池”。


莲花山南面200米处,有一国槐,临街而立。传说,此古槐植于明末清初,树龄已450年左右。胸径0.9米,主干高2.5米,冠幅13米。原分两枝,一枝枯死。主干中空。厚厚的树皮,支撑着树冠,依旧虬枝横生,叶茂花繁。

明万历摩崖石刻 位于莲花山西北山脚下,博石路西边悬崖之上。是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的修路碑记。主要记载了捐款人及工匠姓名,现只辨得周姓五人,张姓八人,王姓六人,李姓二人,胡姓三人,焦姓三人,刘姓二人,范、陈、盛、宋、乔、郇、某姓各一人,其中有张氏二人及郇氏、乔氏四位女性。此石刻对于考稽地方交通史以及家族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莲花山山阴有一清泉,源出石壁,其形酷似蛙口,故名蛤蟆泉。又因其在村西,俗称西泉子。泉水清洌,常年不涸。是前人饮水之源。古人在该泉下边修池蓄水,池阔40余平方米,深近5米。池上建有龙王庙。院中有两棵古柏。东面一棵胸径0.5米,主干高3米,分两枝,树高近10米;西面一棵胸径0.5米,树高12米左右。石崖上有明代天启年间石碑一方,字已难辨。范守纯的《蛤蟆泉记》中写道:“悬流而下,垂若钟乳,势若飞瀑。滔滔汩汩,有一往莫御之势。”后来“其源分散,其流点滴。声咽危石,如莲漏之断续。”现在,泉源已经下移池中。石崖上面古人所凿泉眼犹在,池中泉涌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