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隐龙:赏石文化的独特魅力

发表时间: 2016-10-06 09:00

谈赏石之文化性,似乎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从古至今赏石赏的就是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了艺术性,那还赏什么呢!因此,赏石之文化性本应是毋 需去谈的 。但现在有人非要把某个石种命名为“文化石” ,似乎别的石种就没有了文化,由此就值得来谈一谈了。那么为什么题目是“也谈”呢?是因为看了别人写的《文化是赏石的原动力》的文章后深受启发,颇有感触,因此也想来谈一谈。

中国的石文化虽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真正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品供人们来赏玩还是在汉唐之后。尤其到中国文化艺术达到繁荣鼎盛的宋,元,明,清时期,文人赏玩奇石己经成为一种风尚。从其大量遗留下来的古画中就可以看出,几乎画离不开石,无石不成画。赏石之风是由古文人开拓 的,这无需质疑。米芾,苏东坡,陆游,等文人都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之大家,这也是豪无疑问的。是米芾在前人赏石的基础上总结性的提出了瘦,皱,漏,透的概念,他的最大贡献是从此将赏石文化理论化了 。

瘦,皱,漏,透,表面看来沒有一点文化的味道,但正是这四个字把中国的赏石文化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把赏石文化作为一种艺术理论固定了下来。那么,为什么米芾会捉磨出看起来比较怪异的这样四个字呢?我们从比干,介子推,屈原,司马迁,苏武,李白,杜甫,苏东坡,米芾,陆游……等等,这一个个古文人的人生经历来推测,就很容易弄明白米芾的真实用意了。说白了,所谓瘦和皱无非想表明自己不修边福,屈不失节,也不求世人所理解而恃才自傲,狂放清高的精神境界。所谓漏和透,事实上反映了古文人的另一种情怀,即 一身秀气,两袖清风,虚怀若谷, 任云雾穿身,流水畅怀,了无挂碍的高尚情操。

苏东坡在瘦皱漏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丑”字的概念。人们都知道艺术都是尚美的,所以才为社会所接受和发扬。如果艺术的宗旨是丑恶,那早就被历史所抛弃了。历史上的文人都有两种境遇,即一种仕途顺利,身份显贵,另一种是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但其才情傲骨却往往是在穷困潦倒时才更显露出来。苏东坡正是在潦到时,到了东坡这个地方才写出了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难推测,苏东坡的“丑石”概念其实是一种寄情于石而自慰的心里反映。即外丑内美,以丑为美,外表潦倒心仍孤傲的写照。尘世中,从古至今外美内丑,假美真丑或内美外丑,假丑真美的现象比比皆是。有时需要用假丑才能识别假美,正如“鞋儿破,帽儿破”的济公和尚一样。

陆游的诗句“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既然“石不能言”为什么“最可人”?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么多的文人为石着迷,为石而疯狂呢!钟爱于石的人都明白,赏石活动其实是一个借物指代,以石拟人,将人的思想系于石,从石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行为过程。古文人大都喜欢通过诗词歌赋画来表达其 精神情怀和思想境界,那么赏石不过是文人们舒发情怀的另一种形式罢了。这就不难看出古文人赏石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具体说来就是文人的精神境界反映到石头身上的神韵和风范,情趣和意境,也即是文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以借物指代的方式转移到了奇石身上,不能不说这才真正是赏石文化的源头。从米芾,苏东坡,保括郑板桥等,都强调赏石要注重瘦皱漏透丑,表面看来似乎都是讲石形的,但却把文人的精神气质,境界才情和屈辱都深深的镶嵌在了石头身上。从另一个角度讲,或从本质上来说,古文人的赏石观是扭曲的,是受压抑的,从所赏之石形象上的云头雨脚和背躬身曲的状态上也能反映出来!

客观的讲,石头在自然界谈不上有文化还是无文化,是人赋于了她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 上讲,奇石的文化性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谈不上谁是“文化石”谁不是“文化石”。凡能供人们拿来赏玩的就都是有文化的,凡没有被人们拿来赏玩的就都是没文化的。因此,对奇石再冠以“文化石”,就纯属于画蛇添足了,那么“文化石”的概念就完全是个伪命题!

新中国赏石到改革开放后是 以红水河石和戈壁石的开发达到了高潮。更因为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因此而暴富并创造了许多赏石界的神话。在这种背景下,质形色纹韵的新赏石观应运而生。

她的意义在于:

一、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奇石的是强烈的向上进取精神,并由此与旧文人的赏石观形成鲜明的本质上的区别。

二、是她扩大了所赏石种的范围,只要符合质形色纹条件的石种都可成为奇石,这就为普通百姓参与赏石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是在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使得她把奇石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机结合,从而为大众赏石提供了牢固的社会保障。

四、是她不再象古文人赏石那样宛转曲折,而是更注重直观的,明确的,在自然界有具体参照物的形和象上,然后再从其具体形象上欣赏天公造物,鬼斧神工的神韵。

五、是她从多方面体现和提高了赏石的观赏性,从而进一步为大众赏石增强了兴趣。这些无疑是中国赏石文化的一大进步。

但是,奇石是分种类的,奇石又是有地域之差别的,在利益的驱使和狭隘的地域文化观念下,现在石界有一种奇谈怪论,认为前些年的赏石高潮是因为一些有钱人的参与才兴盛起来的,并因此将当时流行的一些名贵石种贬称为“土豪石”,言外之意这些石种虽然名贵却没有多少文化内涵。这种说法怎么听都觉得有一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味道!我们知道,经过赏石人的发现和表达,奇石首先是有了艺术价值,其次才附有经济价值,且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是成正比的,其艺术价值越高,那么其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过来说就是如果奇石没有经济价值,那么必然是因为她没有艺术价值!

如果她的经济价值很大,那么必然首先是因为她的艺术价值很高!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因素也在影响其经济价格的波动,如社会认知度和资源情况等等。但艺术价值仍然是决定其经济价值的第一位要素。由此就不难推断,持“土豪石”论调的人如果不是赏石知识的浅陋 ,就是别有用心了!

诚然,象大化石和葡萄玛瑙这两个石种本身由于资源少和打捞困难(指大化石),特别是她华丽的外表和满身的“富贵气”很容易打动人们心底的占有欲,也的确是因为有钱人的参与从而使价格高的惊人,确确实实也是普通百姓所赏玩不起。但却不能因为有钱人的参与就将其贬为土豪石,因为人“土豪”并不等于石也“土豪”!如果按照此种逻辑,那么故宫所藏的官窑瓷器等国宝岂不都成了没有文化艺术价值的“土豪瓷”了吗!此外,奇石赏的是文化,但作为商品卖的又是观赏性,而所谓的“土豪石”其观赏性都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名贵石种价高的原因之一。

那么, 奇石的文化艺术性到底体现在奇石的那些方面?

本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象,二是形,三是神。所谓“象”就是不论什么石种,也不论什么产地,作为一块奇石首先必须通过一定的象来表现什么。我们常说这个象什么,那个象什么就是指的这个“象”。那么怎么表现呢?就是通过“形”来表现。不论什么石种,也不论什么产地的奇石,其象都必须通过其形来表现。人要有人形,兽要有兽形,鸟要有鸟形,山要有山形,画要有画形。总之如果没有形,那什么象也表现不出来,而且这种形所表现出来的象在自然界或现实生活中,甚至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必须有相对应的参照物。所谓“神”其实是奇石文化艺术的拔高和升华。神主要指奇石通过形所表现出来的象的神韵,意境,情趣等。它在相同质形色纹的前提下决定了奇石文化的深度和艺术的高度,进一步又决定了奇石经济价值的大小。

但是,如果赏石文化就这么简单和浅显的话,那么有人肯定会问:文人传统石的形所表现的象是什么(前面有所论述)?到哪里去找这种参照物?还有禅石的象和形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又到哪里去找“禅”的参照物呢?(初入门者认为佛象石即是禅石,其实非也。)文章写到这里,大家肯定也就明白了奇石文化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了?说白了其实就是赏石人把自己的一种精神境界和追求转嫁到了石头身上。鉴于此,那么你还会去分那些是“土豪石”,那些是“文化石”吗!不可否认,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奇石也同其它艺术品一样,被深深的打上了金钱的烙印!由此而导致的恶意炒作,互相拆台及狭隘的地域观念等早己是赏石界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出几个硬要区分那是“文化石”,哪是“土豪石”之类的自以为是的“聪明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赏石实践来讲,本人认为,虽然每个赏石者都有自己的偏爱,尤其从地域上总认为“家乡的月亮最美”!但不可否认,不论是各地石种还是各个石种,其文化艺术性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具体说来:如质色石的文化艺术内涵就在其厚重的石皮包浆和多变的颜色及层次上,她就象是一个岁月老人,默默的承载和见证了自然界历史的变迁和苍桑!尤其象大化, 彩陶,沙漠漆,藏瓷这些石种,其观赏性非常强,的确有摄人之心的魅力,由于其质地太硬出形很难。

但她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傲华贵的气质不知征服了多少中外赏石名家。造形石的文化艺术内涵主要呈现在其多姿多态,天公造物,鬼斧神工的形象上。尤其是景观造形石,其意境神韵变化万千,令赏石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这类石以四大传统名石,摩尔石及其它景观石为主。但有的造形石却又似乎是大象无形!什么也不象却又似象非象!

因为形和象是藏在赏石人心中的,虽然无形,却禅意无限!曹雪琴花十年的时间用心去鉴赏一块什么都不象的顽石,终于写出了千古名著《石头记》即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楼梦》!图纹画面石的文化艺术内涵主要体现在其浓郁的画卷气息上,不论是黄河画面石还是长江画面石,虽然表皮朴实无华,但其纹路图案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和神韵,的确令人神往,令人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