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有限的资金收藏到优质藏品?

发表时间: 2019-06-26 14:23

笔者有些附庸风雅了,对文人喜好的东西多有偏爱,所以收藏也不能例外。地摊、古玩城、网上,寻寻觅觅收收藏藏近十年,多有滋味,也略有心得。

(一)

收藏是件即费钱又费时的事情。所谓费时,一方面需要等待好的东西出现;另一方面需要玩味、学习。等待需要耐性,却也可以通达些,随缘而已。笔者曾与某个宋代歙砚失之交臂,后来时长遗憾。两年多后居然又遇到便买了下来。玩味、学习却恰是收藏的最大乐趣。如果只想获得拥有,那收藏倒很容易成为一份烦恼,这就失去了收藏的本来意义。

费钱,却是件苦恼的事。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面对一个个奇高的出价、成交价,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一笑自嘲。经过多少次获得、打眼,感慨、欣喜、失落之后,笔者比最当初淡定了许多。知识涨了,原先的自信却下降,一下收到国宝的侥幸心理淡化了,但还是想着捡漏——在笔者看来,捡漏是购买阶段最大的乐趣,这份乐趣并不局限于捡到了,即使没捡到,寻觅经营的过程也如琼山探宝一般有味道。慢慢笔者形成了这样一个买卖标准:

在判断物件有收藏价值后,衡量价格是否低于或等于造假成本,是则购进,否则三思。

有人或许会说:销售价怎么可能低于制造成本呢!却不知卖方的成本并不是物件的制造成本,而是“收货价”。往往许多卖家有得赚便卖,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捡漏的机会。比如家具,照老家具复制一件,榫卯雕花的制作成本很高,但去扫街收货的收货价往往不高。就是这个道理。“那能收到好东西吗!”只能说近几年笔者的运气还不坏吧。

收藏市场是分层级的,一层层的比一般行业层级多;越往底走,物件的价格越低。比如北京工地出一个瓷片,一手价100元,到顶层可能买到10000元。路子,收藏市场路子很重要。

笔者没钱,也没路子,只能在底层市场寻摸,享受着“淘宝”的乐趣。

(二)

文玩古玩种类繁多,笔者也没有专好的门类,所以对各类藏品的差别也略有体会。试言之。

【瓷器】

笔者玩东西始于瓷器,倾心也久,用力也多,然而至今也没有收到一件可慰我心的物件。想其原因,应该是瓷器畅销且懂行的人多吧。瓷器自古都是主流收藏品,属于硬通货,所以玩的人多,市场热度高。同时,瓷器鉴定相对简单(注意是相对相对),再加上瓷片样本多且相对便宜,瓷器鉴定的学习成本较低,所以懂行的人特多,捡漏的机会几乎为零。

【书画】

书画算是笔者自小倾心的东西,近几年用力最多,不敢说遍览古今佳作(高清图录及故宫等北京地区博物馆美术馆历次展览)和各种论著,也自信“颇多”。网上超高清图册很容易获取,欣赏比对方便;又上手入手最多。相对而言,书画鉴定难度最大,虽业界泰山北斗间也多有歧见;其实只是书画鉴定要落到具体作者身上、鉴定落点极为苛刻而已。我玩书画,不计较作者为谁,不计较品相如何,只重功力,与主流市场相违和,所以所得佳品往往价格不高。前后收了清早期金陵画派吴宏的秋江山居图(自己鉴定自己命名,下同)、古绢本李成风格的兰若晓行图、十二诸天图、狩野探幽十八狮子长卷等。加上近些年回流风盛,所以收了好些日本南画。

【玉器】

玉器从来未敢沾染,虽也有过跃跃欲试的冲动,但随即又打消念头。为何?不懂!也学习过,虽学得点理论,但一到实战犹感差得太远;学习标本价格太高,资金实力有限,没敢触碰。只在周边打转围看。

【家具】惜乎哉!家具。家具太大了,漂在北京,因无处安放而没有入手;最后时不我待,到今天已无力入手,太贵了。早几年,市场都在追捧紫檀黄花梨时,榆木榉木家具还比较便宜,虽然做工一样精美。

【杂项】

东西都很美,所以笔者都想伸伸手。笔墨纸砚、竹木牙角、紫砂壶、织锦、漆器、珐琅器等等,往往一段时间沉浸在某个品类,过段时间又进入到另外一个品类中了。虽然各类器物都有其特质,但一旦上升到艺术品层次,美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从欣赏的角度看,往往一通百通。剩下的就是学习了解材质和工艺了。比如有段时间,笔者喜欢上地毯,查资料看图录,后来搞到一个残旧的波斯地毯。好家伙,好沉好重。发到公司扛回家,扛一段歇一段,乐此不疲。

【佛像】

某次去故宫看展,被佛头镇住了感动了——无悲无喜无怨无嗔的表情洗涤着观者的心。于是我决定要请个佛像。于是开始寻觅,找了半年多,终于请到一个铁佛头,那表情抚慰着人心。又半年请到一座唐代风格汉白玉佛像(不敢妄称真品),表情有苦色,但雕工一流,身材隐约,曲线健劲,若有弹性。国人雕塑信不输于古希腊雕塑也。以我的经验看,想收件什么东西时,只要努力找,持续找,经过时间的洗礼后,总能获得缘分——也许与瓷器不到吧,哈哈哈

收藏乐事,莫生执念,一家之言,无关对错,自娱自乐,但搏一笑。